复制摩托国际化模式 尹明善能否再书传奇 (4)
为了实现汽车梦,尹明善可谓是将全部身家都押作了“赌注”,对力帆汽车的投资几乎都来源于摩托车业务的利润所得,而前期投入汽车产业的资金就已高达9.8亿元。“那么大一笔资金投进去,一定要先把产能拉上来,这样供应商、经销商才能陪你玩。但现在力帆的投资却都沉在那儿了。”钟师说道。
我们可以针对整车算一笔经济账,假设力帆520的平均价格为8万元(实际价格绝对低于8万元),2007年最终实现6万辆的销售目标,力帆汽车今年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收入仅为48亿;如果来自力帆汽车上海经销商的信息无误,力帆520平均每辆新车的利润仅千元,那么力帆汽车今年在国内市场的纯利润也不会超过6亿元。在基本都是按“百亿”作为经济评估的中国汽车产业中,这样的数字根本就不具备说服力。即使如尹明善解释的那般,力帆520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成绩能有效弥补本土的惨淡,但至今1万多辆的出口量,真能抵消国内市场的巨大亏空吗?
按照尹明善雄心勃勃的规划,力帆汽车2007年有望实现扭亏为盈,2008年的国内销量更要达到10万辆的水平,这位有着“怪才”之称的老人,究竟凭借什么去达成自己的美好心愿?“5万辆的销售目标和扭亏为盈的预测,就能完全证明企业的生命力吗?”金永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汽车可不像股市那样有自己的硬性指标,没有赢利能力的企业势必面临退市的压力,而力帆汽车现在需要向业界传达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而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的目标。”
也许吉利和奇瑞头3年没有成就并不算什么严重的问题,但尹明善所面临的汽车环境,已经与李书福和尹同耀进入的时机截然不同,他不幸进入了几无发展空隙的严峻时代。“需求不足→市场容量小→企业规模小→不经济、成本高→价位不当→需求不足”,力帆汽车正在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偌大的中国市场也似乎遗忘了力帆汽车的位置。
火山下的“小脚步”
固然,力帆汽车的瓶颈更多受制于其本身资源的匮乏,这也导致其没有强大的实力去改观现状。在尹明善的内心中,他其实早知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但他更坚持认为,正因为力帆汽车的薄弱基础,一切都须等待准备工作就绪之后才能谨慎出击。于是,在接近两年的时间内,作为企业惟一的一款车型,力帆520如同一个孤单的“苦行僧”,勉力“修炼”着尹明善的汽车梦想。只可惜,力帆520并不是本田雅阁,现有市场环境也不可能再为单一车型提供当年的有利条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汽车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从某种程度而言,力帆汽车根本就未领悟到当下的‘游戏规则’。尽管现在自主品牌都在大谈美好的未来,但在企业本身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生存下去才是更为现实的问题,力帆小脚步的市场节奏正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0 顶一下 | 对复制摩托国际化模式 尹明善能否再书传奇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