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车工业:风雨兼程三十年(一步曲) (7)
三是产品生产技术和品质水平逐步提高。主流骨干摩托车企业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加强技术装备投入和品质提升,部分企业的摩托车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已接近或达到中外合资企业的水平。但在整体技术、质量水平上,特别是在品牌、中大排量产品技术质量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四是自主研发能力正在培育和形成。我国摩托车行业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产品技术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引进消化、局部改进、仿制到联合开发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发展历程,部分骨干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联合开发新产品,正逐步培育自主研发能力,嘉陵等骨干企业与国外研发机构开展联合开发,已能联合开发、独立生产大排量高端摩托车产品。但国内大多数摩托车企业尚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五是摩托车市场需求将保持相对平稳。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摩托车产销大国,大陆市场现有保有量约8000余万辆,每千人拥有率仅为60余辆,远远低于其他较发达国家和地区。随着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城镇化建设,能源紧张,对摩托车的需求仍然很大;加之发展中国家对中小排量摩托车的需求量大,特别是南美洲、非洲、东南亚已成为新兴市场,全球摩托车市场需求将保持相对稳定,年产销量在4000万辆以上。但经济性汽车、电动助力车等替代产品将对摩托车市场形成较大的挤压和影响。
六是行业政策和市场环境有所改善,但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不容忽视。随着国家对摩托车行业治理整顿和管理力度的加强,调整摩托车消费税政策,行业秩序和竞争环境有所改善和规范。但目前100多个大中城市对摩托车禁限牌、对250ml及其以下排量产品征收3%的消费税、对250ml以上排量产品征收10%的消费税,对摩托车行业和消费形成了较大的制约;特别是大中城市纷纷对摩托车实行“禁限牌”,致使我国摩托车市场80%以上在消费需求档次较低的农村市场,人为制约了大中城市对中高端摩托车产品的需求,也制约了我国摩托车行业的技术进步。
七是提升我国摩托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摩托车行业正处于转型时期。随着国家对行业管理的加强和市场竞争的深入,摩托车行业公平竞争环境和机制已基本形成。摩托车行业未来的竞争和发展,将是真正展示企业综合实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的全面较量,强势企业将加速发展做强做大,弱小企业将逐步萎缩退出市场,行业优胜劣汰将更加突现。在摩托车行业竞争和发展的进程中,价格竞争已不再是主题,品牌、技术、品质、服务等内在价值已经回归,行业呈现出“内涵式提升、差异化发展”的态势;因此,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及其技术的创新能力,提升品质和品牌,改善服务是摩托车企业的必然选择。
我国摩托车工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起步,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在创新和竞争合作中发展,经过30年的磨砺和打拼,今天正逐步走向成熟。中国摩托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必由之路。为此,需要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对摩托车行业给以更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需要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增加对摩托车行业和摩托车消费的认知和了解,需要业内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加强合作共赢、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方便、快捷、安全、环保、节能的高品质摩托车产品和尽善尽美的服务,共同努力把我国发展成为世界摩托车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