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国Ⅱ”最后市场 摩企加班造车 (2)
库存或达五六百万辆
张凯所遇到的情况,并非个案。“没有涨价,都是在借涨价之名,将‘国Ⅱ’摩托库存压力转移到终端。”重庆某大型摩企销售公司负责人面对记者询问近期摩托车“涨价”传言时,一语道破了涨价的玄机,证实了张凯的说法。据称,7月1日后“国Ⅱ”排放标准的摩托就必须停产,但市场可以销售到年底,这过渡时间的库存压在哪里,厂家和商家肯定要博弈。
该人士认为,目前摩托行业多数企业,都采取向经销商发出“限期进货,否则涨价”的手段,“不过大多数企业都是假涨,等到经销商提货之后,又担心他们真把价格提上去,出现滞销,所以又马上发出‘不涨价’的通知。”该负责人说,在这一场博弈之中,厂家是占有优势的。他说,根据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今年3月份前十强摩企总销量是133.32万辆,全行业当月销量在200万辆以上。而行业库存一般都是3倍于月销量,保守估计,目前全行业“国Ⅱ”摩托的库存量在500万~600万辆之间,经过这一次“假涨价”之后,库存已经大部分到了经销商手里。
不过,对于厂家施“计”转移库存压力,有些经销商则乐意接受。永川摩托经销商刘老板说:“为了能够拿到更多的‘国Ⅱ’摩托,我还找朋友借了50万元去提货。”刘老板说,摩托车主要针对农民,他们对价格非常在意,7月1日之后,“国Ⅱ”摩托卖一辆少一辆,全年的销售任务还得靠“国Ⅱ”摩托来完成,“国Ⅲ”产品毕竟价格高,消费者还有个接受的过程。
新标准将促使行业洗牌
为了适应环境保护和治理摩托车污染的需要,即将执行的“国Ⅲ”标准是参考了欧洲标准中对摩托车最严格的一部分制定的。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认为,“国Ⅲ”的实施是摩企的一道坎,将会带来行业的新一轮洗牌。
尹明善认为,“国Ⅲ”既增加企业成本,同时还可能导致销量下滑。由于多数大企业早已开始“国Ⅲ”产品的技术储备,而不少中小企业仍在探索和改进中,这必然导致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但这一标准又必须实施,节能减排是必须的,摩托车产业正好借机实现技术升级,这有利于摩托车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尹明善说。
附:
“国Ⅲ”摩托
目前叫好不叫座
“国Ⅱ”摩托要想达到“国Ⅲ”标准,厂家必须从技术层面有质的飞跃,实现更低排放、更低燃油蒸发和更低油耗。这将迫使摩托车厂家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改进发动机、空滤器、消音器等关键部件和燃油蒸发系统。“这是推动行业新一轮的技术升级革命,但同样也是一次挑战。”中汽协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说,“国Ⅲ”标准早在2007年就已经颁布,这期间三年时间都是给企业研究从“国Ⅱ”到“国Ⅲ”的解决方案,目前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据了解,目前嘉陵、轻骑、隆鑫、宗申等企业都已经推出了“国Ⅲ”标准的产品。“轻骑目前已有近30款车型申报了‘国Ⅲ’产品,已于5月份开始在全国各地陆续试销。”济南轻骑总经理栾健说。
嘉陵工业集团市场部部长潘修环表示,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150CC以下排量的摩托车,从“国Ⅱ”升级到“国Ⅲ”,每辆需要增加300元左右成本;150CC以上排量的摩托车,整体来看,各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路线不同,每辆摩托车成本增加在200~600元之间,市场售价将普遍高出“国Ⅱ”摩托300元以上。“我们的国Ⅲ摩托也已开始试销,但市场反应很平淡,经销商都不愿提货。”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