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摩市掠影——为欲进军巴西市场的中国摩企支招 (1)
前言:
2006年,巴西摩托车销售量首次超过低排量汽车的销售量。据不完全统计,巴西全年销售低排量汽车(1.0)61.3万台,而同期销售100~125CC排量的摩托车就达110万台。在巴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摩托车销售量已经超过了汽车,在塞阿腊州的180个城市中,就有160个城市的摩托车销量超过了汽车。
2007年,巴西摩托车产销量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据巴西摩托车、自行车生产商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巴西摩托车产量达到了 87.65 万辆,同比增长 23.1% ,超过印度尼西亚成为继中国、泰国、印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摩托车生产国。上半年,巴西国内摩托车销量为 79 万辆,同比增长了 25.8%。
有销量就有市场,巴西摩托车市场大,发展快。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巴西北部地区的摩托车拥有量增加了590%,东北部、中西部和东南部地区的摩托车拥有量则分别增加了372%、280%和191%。
巴西国内摩托车产、销量的增长,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巴西摩托车市场的广阔前景。预计在今后10年内,巴西摩托车每年的销售量为160万~200万台,而由于自身生产力严重不足,大多靠进口贸易补充市场。面对如此商机,除已经在巴西掘到第一桶“金”者外,还有很多中国的摩托车企业跃跃欲试。
于是了解、认识巴西,便成为很多关注着巴西摩托车市场人士的迫切愿望。
但愿本篇《巴西摩市掠影》能对想了解巴西市场的人们有所启迪。
一、巴西鸟瞰
位于西半球南美洲的巴西(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面积8,547,403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近1.8亿,面积、人口都名列世界第五位。
巴西在20世纪初开始工业化进程。从五十年代起,巴西推行“进口替代”经济模式,并依靠举借外债获得经济腾飞,其中1967-1974年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均超过10%,在创造了“巴西奇迹”的同时,还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其后的近20年时间里,由于受外债和通货膨胀所困扰,经济发展陷于停顿。直到1994年7月推出“雷亚尔计划”,成功控制恶性通膨后,经济才出现了稳定增长。2001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阿根廷经济危机和国内电力危机影响,巴西经济增幅下降至2-2.5%左右。2003年是巴西经济的过渡时期。这年上半年,巴西GDP为7110亿雷亚尔,同比增长0.3%。巴西工业联合会经济政策负责人认为,2003年上半年巴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扭转了巴西的信用危机,但同时也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和投资的增长。尽管2003年巴西经济总体保持停滞状态,但宏观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为2004年经济的增长奠定了基础。2005年,在石油涨价、国内需求增长乏力、货币当局银根紧缩、投资不足以及农业减产等因素影响下,巴西的GDP增长率仅为2.3%。
巴西拥有拉美最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是拉美经济大国,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是南半球第一大市场,全球第十大经济体,每年吸引外国投资额仅次于中国,在发展中国家排第二。
巴西进口来源地主要为:欧盟、亚洲、中国、美国、拉美一体化协会、南共市、阿根廷、非洲、中东、东欧及其它地区。进口来源国前五强是:美国、阿根廷、德国、中国和日本。
中国与巴西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交往,1974年8月15日两国建交以来,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科技合作顺利发展,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江泽民主席于1993年11月和2001年4月访问过巴西;1995年12月,巴西总统卡多佐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4年5月,鲁拉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联合公报;2004年11月,胡锦涛主席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两国政府为建立长期、稳定、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作出了不懈努力;1999年中巴联合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2004年7月,中巴合作生产的支线飞机首次进入我国国内航空市场。目前,巴西是中国在拉美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巴西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场、第四大进口市场。2005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148亿美元。
二、进口管理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比起中国170多个大、中城市的“禁摩”、“限摩”来,巴西的摩托车市场前景,无疑会对中国享有出口自主权的摩托车企业产生强大的诱惑力。然而我们要看准一个海外市场的潜在生命力,除了要了解该国的国情及出口该国产品的当地环境外,尤其应对该国对待相关产品进口的政策有明确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