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舰30年 宗申将隆重举办30周年庆典
2012年11月18日,以“铸舰30年征深蓝 1982-2012”为主题的宗申30周年庆典,即将在重庆市地标建筑,重庆大剧院隆重举行。届时,不仅宗申集团董事长将亲临致辞,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实力唱将亦将登台献唱,与会者则包含了宗申员工、经销商和大批媒体,共同回顾宗申30年的发展历程。
30年时间,左宗申让当初5000元起家的摩托车修理铺成长蜕变为一家总资产111亿、年销售收入130亿,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大型现代化产业集团,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摩托车发动机生产基地。
一路前行 30年历程艰辛而精彩
宗申集团创始人左宗申当过知青,做过工人。1982年,他锁定摩托修理行业———以5000元开了一间摩托修理铺。
1990年,左宗申发现制造摩托车是一个热门,以装配摩托车发动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1992年,凭着攒下的20万元,借款30万元,成立了宗申摩托车科技开发公司,开始了真正的摩托车配件与整车的生产。此后8年,宗申急速扩张,2000年进入一个平稳发展阶段,再没有以前抓住市场机遇就可迅猛发展的那种势头。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始思考企业的战略发展”,左宗申说,在企业创建之初,家族式管理容易团结,执行企业任务行之有效。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家族制“人治”印迹浓重的缺陷就会越来越突出,家长式的独断专行决策导致企业投资的随意性与非持续性;企业投资主体的单一性制约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展,没有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很难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人才机制的局限性,限制了企业对人力资源选择的范围。不少原本不错的企业就是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家族管理问题而夭折。因此,左宗申首先提出要在管理上进行改革创新。
从2000年开始,围绕“所有权家族化、经营权社会化、股权公众化”的思路,宗申集团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内部调整。通过现金补偿等方式,一些家族成员离开宗申的同时,公司也物色了一帮高级职业经理人,导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打造起一流的管理团队,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创新与联合 打造中小型热动力领域航母
作为制造企业,宗申一直非常重视技术上的创新,为打造宗申技术中心这一自主研发的平台,左宗申先后投入了超过3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摩托车行业中,宗申集团被认为是研发实力最强、研发投入最大的国内企业。宗申集团投资30亿元的“赛科龙”计划是国内摩托车行业规模最大的自主研发计划。
2004年10月,宗申集团技术中心进入第十一批国家认定企业(集团)技术中心。2005年11月,宗申检测中心进入国家实验室名录。2007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宗申技术中心设立首批企业专利工作站。目前,宗申集团技术中心设有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并建立起了全国行业最完备的知识产权数据库,专利总量在全国摩托车行业中位居前列。正因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宗申集团也拿到中国首张电摩“准生证”。
但技术创新只是制造企业的基本功,仅有这个远远不够。近年来,国内市场“禁摩”、“限摩”呼声渐高,摩托产业国内市场发展受限,宗申集团率先转变思维,瞄准海外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
据重庆海关统计,近年来重庆摩托车出口一直呈现量质齐增的势头,其中,重庆摩帮的老大哥宗申出口量一直排前列。最多时,将摩托卖到了全世界150多个国家。 但宗申集团的“走出去”,绝不只是简单的产品出口。左宗申说,因贸易保护、关税壁垒等原因,产品出口这种最初级的走出去已经行不通,经历了最初的产品出口、海外独资后,宗申集团的“走出去”已升级为第三轮的“嫁出去”——将人员、技术等整套输出,与当地的公司联姻合作,这样才能充分享受当地的优惠政策和法律保护
目前,宗申集团与美国哈雷-戴维森公司、法国麦卡康姆公司、意大利塞尔瓦公司分别在大、中排量摩托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通用汽油机、航空动力、水上动力等不同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美国、泰国、越南、巴西……宗申几乎已涉足全世界每个版块。
除了“嫁出去”,宗申还与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进行技术合作,将他们的先进技术“娶进来”,实现互补双赢。目前,正在洽谈中的城市清扫机项目,一旦成功引进,将填补国内这方面的空白。
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下,宗申集团大胆创新“走出去”,无论是“娶”还是“嫁”,赚的除了钱,还有企业发展的长青之路,给国内同行写下范本。
企业、行业与社会责任 宗申一肩挑起
2009年,宗申旗下的动力城小区开盘对外销售,当时房价已经飙升至每平米至少六七千元,但宗申却以3000多元的成本价卖给内部员工,让许多人看不懂。“以前很多企业的价值观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我觉得应该把员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因为企业的利益都是员工创造的,如果不把员工照顾好,企业也不会长远。”
而作为摩托车行业领军人物之一,左宗申的“大嗓门”,“直言敢言”也是一大特色。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几乎年年都要提关于废除“禁摩”的提案。他同时也非常关注民生问题,曾提过提高个税起征点、合理处置农村撂荒地等提案,受到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重视。
除了对员工、合作伙伴的责任心,一路走来,宗申集团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心程度也让人叹服:
1998年8月抗洪赈灾,宗申集团向灾区捐赠现金216.41053万元,金额为重庆市之首;2003年5月,为支援重庆抗击非典斗争,左宗申捐款220万元,是重庆工业企业中数额最大的一笔捐款;2007年7月,在重庆市工商联组织的抗洪救灾捐赠仪式上,宗申集团捐款210万元人民币,在重庆市民营企业中捐款数额最大;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宗申集团向灾区捐款捐物400万元;2010年,在“绿化长江 重庆行动”,宗申集团捐款1000万元;2002年以来,宗申集团在全国范围开始了系列捐资助学活动,先后在重庆、云南、江西、陕西、河北、湖北、四川等地捐建宗申希望小学……近几年,宗申集团在扶贫、救灾、助学等方面的爱心捐款高达5000万元。 2009年,宗申集团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企业奖”和“重庆市10大慈善企业”;之后,宗申集团又获得由全国工商联、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的“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称号……或许正因为这样的责任心和社会担当,宗申集团在企业发展路上一直走得很顺。未来“轻赚钱、重责任”的农业产业化转型华丽转身,将翻开一直以制造业为主的宗申集团新的一页。
继续企业多元化 未来盯准农业产业化链条
从5000的摩托车修理铺,到触角伸向全球150多国家的产业集团,宗申可以说在制造业的路上已经走到了极致。未来的路怎么走?这是左宗申思考已久的问题。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农业机械化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辆三轮车,既可运输,又可发电、抽水、碾米、打谷子……这就是宗申提出的模块化、多功能、农机化全新三轮车的设计构想,并将其作为重点战略转型项目,力图为农民提供一项多功能的生产性工具,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民劳动效率。此外,宗申还正与意大利企业合作,生产适用丘陵地区的中小型农机,在宗申集团未来的转型过程,农机生产将占据重要一席。
除了农业机械生产,还可置换农民土地,发展种植、养殖等农村产业,让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同时,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还可发展农业地产……这些设想,左宗申并没停留在口头,目前集团已在巴南区试点,建设城乡统筹示范点,将打造成一个农业地产的“样板间”。这个占地40平方公里的农业地产试点位于巴南区石龙镇,按规划,将农民宅基地置换出来后,给农民修建全新现代化的集中居住小区。置换出来的土地重新进行总体规划,分成若干小农场,种蔬菜、种水果,或者种粮食。规划好以后再向城市资本招商,让城里人来当老板,农民以土地入股成为职业农民,类似于产业工人,逐步把农业产业化在这片农业地产内培育起来。
0 顶一下 | 对铸舰30年 宗申将隆重举办30周年庆典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