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周刊:油价升至年内次高点 中燃收购再延迟
简介:能源周刊:油价升至年内次高点 中燃收购再延迟
关键字:油价
保存到相册 |
编者按:水电煤油气皆非小事,事事关系国计民生。中新网能源频道通过“能源周刊”系列报道,从国家政策,到百姓民生,从国际能源纠纷,到国内市场波动,梳理过去一周的能源要闻,回顾值得记忆的能源故事。
中新网9月15日电(能源频道 宋亚芬)本周,国内成品油价如约实现上调,价格涨至年内次高点。而业内期待已久的页岩气探矿权第二轮招标也终于开启。
新能源的好消息本周似乎尤其得多,利好不断。除了在页岩气投资方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在太阳能发电方面也推出促进政策。预计“十二五”太阳能投资将达2500亿, 吸引50万人就业。
然而总有一些不那么如意的事情也会每天发生。中石化、新奥联手收购中国燃气的被传再度推迟。在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将出,城市管道燃气量价有望双升的背景下,这场旷日持久的收购战也越来越有悬念。
9月10日 中国新闻网:油价升至年内次高点 京穗93号汽油返回"8时代"
国家发改委今日发布关于提高成品油价格的通知,决定自9月11日零时起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其中汽油上涨550元/吨,柴油上涨540元/吨。国内成品油价升至年内次高点,北京、广州的93号汽油价格返回8时代。
2012年来发改委共7次调整成品油最高零售限价,其中上调4次,下调3次。隆众资讯统计显示,年内累计汽油上涨560元/吨,柴油上涨590元/吨。本轮调整之后,北京的92号汽油和广州的93号汽油价格返回8时代。
金银岛分析师韩景媛表示,价格上调之后,国内汽柴油零售价位于年内次高点,回顾3月20日,以北京为例,92#汽油价格为8.33元/升,9月11日调整之后价格将为8.04元/升。
“主要由于近期原因低位反弹,持续拉升使得国内上游炼油成本增加明显,以胜利原油结算价9月较8月相比,增长10%以上,而本次汽柴油出厂价上调幅度为6.8%-7.2%之间,故权衡上下游之间利益,故本次调整仍较合理。”韩景媛说。
9月11日 中国证券报:页岩气投资向民资敞开大门 商业化开采仍路漫漫
期待已久的页岩气探矿权第二轮招标终于在9月10日全面敞开大门,共20个区块将面向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公开招标。这是自页岩气被确立为独立矿种之后首次完全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被业界视为撬动中国油气垄断格局的关键之举。
页岩气探矿权首次公开招标是在2011年6月27日,当时参与竞标4个区块的6家企业均为国企。此次招标,门槛显著降低。根据招标公告,注册资本金在人民币3亿元以上,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或与已具有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内资企业和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均可投标。
油气投资大门的打开也吸引了众多上市公司参与其中,在页岩气的开发、生产、储运等环节均不乏他们的身影。若招标成功,企业不仅能够参与页岩气勘探开采,还将有望获得补贴或优惠。
尽管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大门已向各路资本敞开,但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企业最终参与度能有多高以及大规模商业化开采何时能实现还是个未知数。
对此,张大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坦陈,民营企业参与页岩气开发面临一些问题:一是民营企业的资源掌握程度较低,对油气领域的熟悉程度也较低;二是资金实力,油气行业高风险、高投入,只有资金雄厚的大型民营企业才有相应的抗风险能力;三是技术水平。
“民企进入页岩气领域,最核心的是看能否盈利,因此关键还在于顶层设计以及体制机制的放开。比如,若天然气定价、补贴等政策跟上了,那么民营企业的盈利风险会小一些,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否则,一般民营企业承受不起这样的亏损。”他这样说道。
9月13日 京华时报:"十二五"太阳能投资2500亿 吸引50万人就业
9月 12日,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称,“十二五”期间我国太阳能发电总投资需求将达约2500亿,从业人数达到50万人。
这意味着,欧美纷纷在太阳能市场设置障碍时,海外出口受阻的中国光伏企业将可以寻求国内市场的支撑。国内光伏企业纷纷称好,天合光能创始人高纪凡表示,太阳能产业链是全球化的,海外企业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会将心思放在进入中国市场上,而不是在海外市场控诉中国企业倾销。
这一规划称,“十二五”时期我国新增太阳能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约1000万千瓦,太阳能光热发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约1000万千瓦,光伏电站投资按平均每千瓦1万元测算,分布式光伏系统按每千瓦1.5万元测算,总投资需求约2500亿元。
目前,我国制约太阳能发电应用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偏高。与常规能源发电相比,光伏发电的经济性仍然较差,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是常规能源发电成本的3倍左右。
规划称,将组织各地区依据全国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制订年度开发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调整。而太阳能发电产业涉及领域广、产业链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力强。预计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产业从业人数可达到50万人。
9月14日 中国新闻网:中燃收购5度延迟或搁浅
中石化及新奥联手要约收购中燃案,犹如一处连续剧,在日前第五度推迟后,悬念仍待揭晓,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燃遭收购风险渐除,中石化谋求天然气下游产业链可能遭到阻击。在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将出,城市管道燃气量价有望双升的背景下,多方资本对天然气终端市场的强夺也日渐白热化。
2011年12月,中石化和新奥燃气向中国燃气发出收购要约,要约价3.5港元/股,总对价约达167亿港元,其中,新奥将支付55%的要约总对价,中石化支付剩下的45%。分析称,如果收购成功,中石化将顺利进入天然气终端市场,新奥燃气也将扩大终端销售渠道,并可能获得较为稳定的起源供应。
但强强联合可能带来的冲击,使得中燃收购案引起了多方相关利益集团的阻击,韩国SK集团、富地石油、北控集团等不断加价吸入中燃股份,而新奥及中石化财团却坚持3.5港元/股的要约收购价。
在要约收购与反收购战中,截至目前中石化及新奥已经5度延迟收购日期。《北京商报》报道称,新奥能源及中石化日前发布公告,就收购中国燃气提出第五次延期,将期限延至10月15日。延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交易尚未通过商务部的反垄断审查,且交易尚需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刘明辉重掌中燃,背后隐有中石油昆仑燃气背影的被控集团成为中燃的最大股东,中燃收购或许搁浅,中石化和新奥将各回各家。《金融界》也援引渣打分析表示,新奥收购中燃风险正在除去。
据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截至9月13日,中国燃气股价收盘价为4.3港元/股,远高于中石化及新奥的3.5港元/股要约收购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