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源电动车董事长倪捷专访:电动车是“中国制造”未来
倪捷,绿源集团董事长兼首席学习官。他是一个睿智的商人,更是一位博学的学者。在对他的专访中,他总是欢笑着讲到一些专业与学术上的问题,可见电动自行车的产业魅力与它的绿色未来,给这个热爱科研的企业家带来了无穷的活力。当然,这个认真而又执着的领导者,也引导了一个行业更专业、更国际化的发展。
其实,什么是环保,何谓低碳经济?每个人的概念都很模糊。一个产业的绿色未来,通常不是大众所理解的那样,学术的精神在于用数据和研究推动发展,而非一个简单的概念。电动自行车如何做到绿色环保?
年度最环保车型,不仅仅是自行车和地下铁。电动自行车也是节能减排标兵。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具体的去解释它。从全球性的意义来讲,就是解决全球变暖,相应的也就需要我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电动自行车的碳排放量是可计算的,通过它的耗电水平来评估它的碳排放量。按照我们的发电结构计算下来,生产每度电需排放0.8公斤二氧化碳。燃油摩托车每百公里2.5升汽油,相应产生5.75公斤二氧化碳。电动自行车在碳排放量上是极少的,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它对节能减排的贡献是有数据可见的。 另外,区域化的问题,即有害气体排放的环境污染问题,电动自行车在这点上是零排放的,不涉及任何有害气体排放,因此它是促进区域环境保护的。 人均持有一辆汽车的未来?
美国的每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了844辆,15亿人的中国永远不能效仿。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人类发展历史上,美国的每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了844辆,我们假设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走向和美国一样的“汽车一元化”进程,那么就意味着中国需要13亿辆汽车,全世界的油估计都消耗不起,这是一个不可能的未来。
因此,各种交通工具共生的局面,就必然产生。石油的现况导致我们必须做出思维的转变,选择一部分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交通工具。而电动自行车,就是一个答案。
现实告诉我们,中国不可能走“汽车一元化”的发展道路。那将是一条怎样的路呢?倪捷认为, “二元化模式”区别于“汽车一元化模式”,居民个人交通工具将表现为汽车和各种小型交通工具并存,公共交通与“汽车一元化模式”中发挥的作用类似,起辅助交通的作用。而各种小型个人交通工具又以“两轮车”为主。
中国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培养出了一个很庞大的电动车消费市场,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很少见的,汽车当年也并没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
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国特色”问题,也就是说,中国交通是不可能发展成为与美国、欧洲、日本类似的形态,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学习的元素是不多的,简单借鉴没有好处。中国现在是高速度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以后总会成为发达国家,当中国成为发达国家时,中国的状态也不会是美国今天的状态。相反,当我们独立自主地科学面对发展中的问题时,会出现一个崭新的视野,完成这个历史转变,中国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做出令人敬佩的榜样,对此,电动自行车可以做出重要的贡献。
2011年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产销量已经有2000万至2500万辆左右,占全球市场的95%以上,涉及100多个品种,它的消费群体从农民到上班族,再到一些休闲用途的高消费人群,从16岁的中学生到80岁的老人,它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广泛的交通工具。
在一些区域,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的比例已经成为9:1,几乎替代了自行车。 2011年电动自行车2000多万辆的产销量已经超过了汽车(1000多万辆)。任重道远 电动车的绿色未来才刚刚启程
“15年前就很执着的认为,电动自行车是一种有前途的产品”倪捷谈到电动车创业的那几年。
当时,我们从理论上认为它有前途,它将是中国传统的人力自行车的升级性产品,同时,它的原材料在中国有资源性的优势,有资源、市场、技术,于是我们就开始做。但事实上,一开始做就发现问题很多,产品的质量,资金的问题,市场怎么开发,配套商也不知道在哪里。但是这些困难随着企业慢慢的成熟,也就一个一个的解决掉了。正好也是随着一些机遇的发生,这些机遇产生于中国这几年的交通方式变革,到处都在建设城市,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社会生活的变化正好都暗合了电动自行车的发展,我们很多的技术问题也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一个一个解决掉了。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电动自行车消费群体和生产群体。
绿源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从一个非常小的企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还会进一步去发展。大多数电动自行车现在还是铅酸电池的,我们要把它换成锂电池;比如今天大量的电动车爬坡的能力还不够,很多山区的使用情况还没有解决;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我们要去解决,所以这个市场还会进一步地扩大,随着技术上的进步,随着我们对市场理解的不断深入,随着消费者新的需求的增加,整个电动车市场还会迅速的往前走。
因此,在这个产业当中的企业就会有活力,就不断的有任务等着我们,我想这就是我们制造业的使命,一个一个去解决问题。作为一个企业家,也会被激励去创造更新的科研成果。
这就是制造业的魅力,不断地有一些成果出现,再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它是一个永远没有盖完的大楼。当前我们的环境里,有一些浮躁的产业,会让很多实业家遇到冲击,很多年轻人离开了技术岗位。制造业的活力现在还不够,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优秀的制造业企业肯定会越来越多,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面,就会留下很多工程师的基因。我们需要后继有人,需要一批热爱工程技术的年轻人不断地充实进来,使得我们这个民族在制造业方面、实体经济上真正地得到国际上的尊重。“made in china”不是一个伪劣商品的代表,而是一种实力。而这一切,都需要年轻人的加入。从科技开始 朝绿色未来进发
电动车萌芽于这个时代,服务于这个时代。我们以严谨的态度去研究它,真正推动它为社会服务。
所有制造业的魅力就在于技术的创新,如果没有日新月异的科研进步,那制造业就形同鸡肋。不断地有新的东西出来,明年可以做的比今年更好、更完善。才能有动力,才能体现出一种进步,这其实也就是作为一个企业的使命:让产业一年比一年更成熟。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企业领导人最值得欣慰的,就是企业能够取得技术上的进步。这些事情应该是如数家珍一样的把它讲出来,如此,我们才可以说,这个企业是一个有价值的企业。而企业家应该是技术进步的发动者,推动者、维护者、以及出现问题以后的救火队。 从消费者需求开始 开拓电动自行车国际市场
在2011年,一些规模较大的电动车企业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取得了不俗的业绩,都突破了一百万辆,这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市场和销售网络已经建立,相应的,需要维持一个庞大的销售服务系统、人才培训系统、产品特色与风格的定位。各自拥有差异化的市场,同时又能在交叉的地带进行激烈的竞争。绿源发展以来,认识到电动车行业的核心优势在于,非常注重消费者的需求。很多功能性的改革,都来源于消费者的建议。真正的去贴合需求,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真正了解海外消费者对电动车的需求,那么也就能够打开国际市场。
另外,科研自身的发展引发的技术进步,如果引渡到本行业,也能够拉动电动自行车的发展。
海外市场开发的第一步,就是我们要搞清楚消费者的需求,我相信在我们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后,海外市场将跨越式的发展。借助特易资讯的行业资讯报告、借助我们志同道合的海外合作商,去了解这个市场的面貌,是我们现在要去做的。
国内电动自行车的需求是出行交通工具,国外可能会有休闲功能、不同的续行里程、不同的工业设计,并且国外很多关于电动自行车的需求还没有开发出来。我们需要一批志同道合的经销商和服务商,将当地的文化和传统融入这个“中国制造”的交通工具,能够持续地去推进这个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未来。这是一个创造消费的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引导。绿源有着怎样的企业目标?
绿源将是一个融入生活的、有亲和力的品牌,将成为一个品质较高的代言词,将有一个创造时尚的未来。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经济组织,每年的业绩增长25%-30%以上,这是作为经济组织它应该实现的目标。另外打上绿源烙印的员工们、经销商、供应商有着共同的目标:电力交通工具。绿源希望成为这样一个群体的学校。开放、平等、尊重个人发展、尊重企业社会目标的组织,这是绿源的文化。
责任编辑:yuki
绿源电动车董事长倪捷:电动车是“中国制造”未来 |
“中国制造”电动车组在巴西正式上线运营 |
中国制造摩托车亮相广交会 有望打入国际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