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年论中国“摩托制造”对社会的贡献 (3)
第五,中国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前期积淀。
当前中国济发展方式渐渐发生转变,由以消耗能源为主的粗放型、以廉价劳动力创造外汇,转变到通过科技进步和人的素质提高,通过企业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技术和品牌来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而摩托车制造在整个中国工业制造的过程中,承担了一个枢纽的环节,为大规模的制造从供应链体系、生产过程一致性保障能力、营销网络体系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积累,并且为中国大规模的工业制造输出了人才。吉利、力帆和宗申等企业在经过长时间的工业积淀后,纷纷向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在更高级别制造领域实践着中国制造的梦想。
第六,出口创汇。
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是经济结构失衡和各种深层矛盾的总爆发,所以,中国摩托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应该是从附加值低的加工制造环节,向附加值高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管理环节延伸,而且事实印证中国摩托车产业对自身的判断,在危机面前相关数据实现了持续的增长。
据统计,在出口方面,中国摩托车产业有着辉煌的增长经历。1988年至2008年,经过近20年的努力,全行业共出口摩托车4100多万辆。摩托车整车企业出口户数也由原来10余家发展到2007年的87家。2002年到2008年,摩托车出口量逐年增加、同比大幅增长,全行业出口量占销售总量之比也呈逐年上升势头,分别为14.16%、18.87%、19.78%、25.66%、30.11%和37.50%。有80多个品牌已大踏步走向国外市场,不少企业还在国外投资建厂,建立起海外营销“根据地”,网络辐射周边国家市场,出口遍及世界各地。
2008年,摩托车生产企业面对国内、国际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保持了出口量稳定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94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出口情况统计,2008年,摩托车生产企业产品累计出口金额超过50亿美元,出口量接近980万辆,出口总体维持了快速增长势头。
60年是一个喜庆庆典,也是一场残酷的检验,摩托车行业用连续30多年的增长和更加健康的生存状态为新中国大典送上了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