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金融危机 大冶摩托拼"内功"发力新市场
在大冶摩托的成品车间,一辆辆准备出口的新车正整装待发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冲击下,珠三角制造企业外贸出口呈现大幅下滑的态势。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大冶摩托”),这家同样遭遇困顿的制造企业却因开拓新兴市场,以EPR系统为技术平台,通过物流、生产的协同,以自动化为途径进行转型升级,达到拓市场、提效率的目的,成功实现了2008年外贸出口60%的增幅,今年3月又签得8000万美元外贸大单,预计今年出口增幅将再达60%。一时间,大冶摩托成为最近侨乡制造企业升级转型、开拓新兴市场的一个焦点。
外练筋骨皮
以自主品牌占领埃及市场
始创于2003年的大冶摩托是国内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基地之一。金融危机发生后,大冶摩托愈发重视与政府的合作,在开拓非洲新兴市场方面初战告捷,取得了令同行艳羡的成绩。
今年3月,副市长陈佳林在率江门经贸代表团出访埃及时,促成了大冶摩托与其埃及客户签订年销售16万辆摩托车的外贸合同,抢抓订单合同总值8000万美元。据悉,大冶摩托去年在埃及的销量为10万辆。
“2006年海外销量约为1万多辆,2007年增至7.5万辆,2008年增至12万辆,自2006年我们进军国际市场以来,每年都已极高的增幅占据海外市场。”大冶摩托常务副总经理谢升表示。
埃及摩托车市场每年的容量大约在45—50万辆左右,以此测算,大冶已经占据了当地四成多的市场。在目前出口一片惨淡中,大冶为何能“笑傲”埃及呢?
“我们拓展海外市场,从不采用代工的方式占领市场,我们始终坚持自主品牌。”谢升回忆了2006年拓展埃及市场时的情景:“我们请当地经销商销售豪江摩托,最初人家嫌我们没名气,这没关系,我们可以一点一点地拓展。我们要用豪江的品质和性价比来打开市场、占领市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厂家和经销商的苦心经营,豪江摩托渐渐成为当地中高端摩托的代表,销售价格仅次于日本品牌;销量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占据了四成的埃及市场。
内练一口气
自动化管理打造流通快车道
珠三角制造企业均希望通过练好“内功”好在短期内摆脱困境,不过,在弥漫珠三角的经济危机中,仅凭企业自身的管理经验就能实现危机转化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大冶摩托的先进经验在于善于用精益制造和信息化理念来管理企业,以此达成质量上与成本上的共识。
一直以来,该公司大量地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大型展览,大冶摩托董事长陶冶表示:“要想超越第一名,最好的办法是向第一名学习。”来自展会的灵感给大冶摩托的自主创新带来了持久源泉,去年秋季广交会期间,该公司展出了独自开发的6款摩托车,每款摩托车都拥有11项以上的自主专利。与此同时,大冶摩托狠练“内功”,在开源的同时注重节流,通过ERP系统的上马,整合供应链,大量地节省了中间环节和人力资本。陶冶认为,目前是企业狠抓内部管理的好时机:“重要的是,当金融危机过去时,你还能不能赚到钱。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把枪擦好,刀磨好。”
“信息化管理的核心是什么?是‘自动化’。”说着,陶冶在该公司会议桌背后的写字板上认真地写下这3个字,并一再强调,如何运用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深化企业管理,这将是珠三角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途径之一。大冶摩托所采用的ERP系统,使该公司拥有了风险最小而利益最大化的销售和发货模式,该公司在接到订单后,会在4天内完成发货,这使双方在最短时间内达到资金流动最大化。“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今天下单付款明天发货。”谢升说。
首创“订单五法”
省领导要求全省推广学习
“2009年第一个工作日,副省长万庆良就来到到大冶摩托调研,提到了广东出口下滑的困难。”陶冶回忆说,如何在危机中实现自身修炼,省里希望“企业多出主意”,在危机中逆势而上的大冶摩托,无疑也成为被学习的对象之一。
陶冶把大冶摩托以往做出口的一些经验归类,同时也到其他企业做了一些调研,发现并不是所有企业遇到的问题都源自金融危机。“比如说我总结的‘订单五法’(创造订单、联合订单、优化订单、加速订单、延展订单)受到政府和企业的普遍重视,但实际上这五个方法不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而是平时就应该做好的‘内功’。”如“加速订单”,该公司要求客户下了第一张订单后,如果没交货,就不下第二张单,“一个订单从生产开始,到摆上货架需要20天,如果把时间缩短到10天,那么货品就会多出10天的时间摆在货架上。加快中间的产品流通速度,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今年1月8日,在广东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抢抓出口订单工作会议上,15家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如何抢抓订单、渡过经济寒冬的经验,并提出希望政府部门加以协助的建议。会上,陶冶提出的这个“订单五法”引发在场企业的共鸣。
“直至会议结束,副省长万庆良用这个‘订单五法’来做总结,要求全省学习,并当场表示支持建立一个全省外经贸信息平台,让出口企业在网上进行订单、设备、劳动力等资源信息交流。”陶冶回忆起这些促使企业转危为机的方法时,颇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