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车工业:风雨兼程三十年(二步曲) (2)
有关部门不仅设置了购置税,继而又对摩托车实行消费税,他们认为摩托车是消费品,是奢侈品。摩托车是消费品么?其实,摩托车并不是消费品。对山区农村的用户来讲,摩托车是致富工具,比如嘉陵早期生产的50款销售到山东地区时,山东渔民将它用来打渔,将鱼装进两个筐里,再把筐捎在摩托车两边,拉到城市卖,山东当时就流传着一句谚语: 一个嘉陵两个筐,工资收入赛过胡耀邦。摩托车在这里是生产工具,是人们的致富手段。又比如摩的,上班时在公路上堵车,限制摩托车的人不着急,乘客着急,下了公交车或者轿车,搭乘摩的,在这里,摩托车是便利的交通工具。
退一万步讲,就算摩托车是消费品,那么汽车也是消费品,但它也仅收取8%的消费税,而摩托车以前是10%的消费税。摩托车最大排量当时是250mL,汽车最小的也是1800mL。国家有关部门认为摩托车是奢侈品,但现在的液晶电视市场售价1万多元,它上消费税没有,它是不是奢侈品?虽然现在解决了一些,但不彻底。造成这样的局面,一是社会对摩托车的不认识,或者说是一种歧视,第二仍旧是改革不同步所致,摩托车一诞生就直接走入市场,这是摩托车遇到重重险阻的根本原因。
讲到酸甜苦辣,嘉陵人是第一个感受并饱尝的,讲到这个第一,过去很多人都说我们嘉陵有好多第一,可能不下于20个。嘉陵第一于1978年底,开始行业有史以来的组团考察;1981年第一与国际搞技术合作,嘉陵与日本本田签订了技术合作。1986年,市场稍微有所波动,全部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核定只有300万,当时,生产民品的根本没有流动资金,很多零部件和原材料购置紧张,银行又不贷款,说国家限制摩托车行业发展。嘉陵还是给赵紫阳写信,最后中国人民银行派出专人到嘉陵考察后才贷给嘉陵200万元。
综观中国现代摩托车工业在30年的发展,它是以摩托车行业人向不适应的环境进行挑战和独立抗争的过程。
现在,摩托车工业枝繁叶茂,已经可以经得住一定大风大浪,摩托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前途是相当光明的。摩托车工业并不是夕阳工业,中国十几亿人口,农村至少也有7、8亿,另外,世界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不仅是落后的非洲,就算发达的国家也需要小型摩托车,比如孩子上学就可以购买小排量的摩托车当自行车用,安全又方便。需要对这些情况认真分析,加强研究,适应各市场人群需要。
在国家对摩托车限排问题上, 我们应辩证地看,国家的限应该有一个合理的限,要分层次,不能笼统地限。说穿了,摩托车在城市用,主要是管理问题而不是产品问题。摩托车出事故?单只摩托车出事故,汽车不出,飞机不出?照样出。这是个管理问题,不能怪罪于产品。摩托车要进城,必须提高它的技术含量、要求和档次。什么样的摩托车可以进城,什么样的摩托车不能进城,应该有这样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加强管理,不能老是提高摩托车进入城市的门槛,应该采取李冰父子治水,用“疏”的办法,这对摩托车技术的进步、摩托车行业做大做强绝对是具有促进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