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辆民用摩托这样问世 (2)
中国首辆民用摩托这样问世
嘉陵“闹钟”不如鸡公
新中国成立后,跟所有的兵工企业一样,嘉陵厂(当时还叫国营四五一厂)同样面临和平年代枪弹需求大量减少的窘困。于是根据上级指示,厂里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民品嘉陵牌“闹钟”。
“1954年开始搞闹钟,连关键材料‘发条’都要从捷克进口。”老工人罗华新回忆说,当时因为盲目追求产量,质量不过关,导致用户批评不断,“用户给编了顺口溜,‘嘉陵闹钟不如个鸡公。该闹时不闹,不该闹时闹得凶。’”此后,嘉陵还生产过变压器、铜丝、钢球、鞋钉等民用产品,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打乱了军品生产,很快就被叫停,重新回到以军品为主的老路上。
欲与南斯拉夫合作
1978年,罗华新陪同当时的厂书记孙寿彭到北京开会。“李先念主席跟我们说,不打仗了,大家要学习一下如何搞军转民。孙书记回来就想搞民用摩托车。”
“当时厂里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搞电风扇容易些。”时任厂财务处处长的郝振堃回忆说,“但电风扇利润低,要养活我们这样的军工大厂,产量小了不得行,大了又会挤垮电扇厂。”经过调查,当时全国摩托车产量不到5万台,技术落后,几乎全是军品。
同年底,厂里派出考察组赴南斯拉夫南托斯工厂。由于当时与南斯拉夫断交20多年,南斯拉夫对中国的无知达到了可笑的地步。“他们竟然问中国有没有自来水。”
“回北京短暂休整后,我们又去了日本,购买了几辆本田摩托。”
1979年4月,南斯拉夫应邀回访。“当时我负责谈判,他们提出的条件苛刻,要价高,没谈得拢。”但郝振堃现在的想法却有所改变,“当时我们不懂如何国际合作,也是原因之一。”
在送南斯拉夫访问团上飞机时,郝振堃道出了嘉陵人的心声,“不管有没有国际合作,都要搞摩托车。”重述当年那句斩钉截铁的话,71岁的郝振堃依然热血沸腾。
嘉陵造出“争气车”
“当时我们想的就是要造一辆自己的摩托车,为自己争口气。”提起那段历史,郝振堃似乎回到了当年热火朝天的场景。
从1979年4月20日开始组建摩托车研究所,到6月底完成对购买的本田样机解体测绘工作,9月2日解决试制样机所需金属材料……截至9月15日,第一辆“嘉陵”(当时为熊猫牌)民用摩托车组装成功,为中国造出了首辆民用摩托。“当时孙书记非要亲自试骑摩托车,结果因为过于兴奋,操作失误,摔掉了门牙。”
当年10月1日,5辆嘉陵CJ50型摩托车在天安门广场绕场骑行,引起轰动。当年生产的55辆摩托车,全被北京市民买走。这一年国营第四五一厂正式更名为国营嘉陵机器厂。
0 顶一下 | 对中国首辆民用摩托这样问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