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展望 (3)
增速,放缓后的质变
20世纪后期,中国摩托车工业经历了一个长达二十年之久的高速增生长期,产销量逐年大幅攀升。到2007年,行业产销更是双双突破2500万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摩托车工业已初具规模,技术和资本积累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更难能可贵的是,经过合资化浪潮的洗礼和国内外优秀品牌激烈竞争的磨砺,中国摩托车企业的眼界已经大为开阔,已不局限于在国门内的“孤芳自赏”,而是勇敢地走出去,参与更大视野的国际竞争。这些年来,稳定增长的出口量和创汇额为我们行业的发展增添了不少的亮点,出口甚至成为了某些企业重要的战略支撑点。
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产业的发展都要先后经历成长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而后进入发展期。成长期的典型特征是在量上保持绝对的增长,且增速往往比较快,进入成熟期后,量上的绝对增长不会特别明显,或是保持较低的增幅,或是基本持平,纵观中国摩托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在经历了高速增长的成长期后,行业目前正处于从成长期转向成熟期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成长期的特征会逐渐模糊,而成熟期的阶段特点则逐步显现出来,实际上,2007年前10个月,重庆摩托车出口额增幅回落三成就已开始呈现出成熟期的某些迹象了。
导致整个行业增速下降的因素很多,新排放标准的实施、油价上涨、利率上扬、汇率提高,这些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可以预见,以2008年为起点,未来几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主要经济指标上,国内整个摩托车行业的增长幅度会开始回落而保持15%左右的增长比例。具体到摩托车出口量、创汇额上,由于利润空间被压缩、出口政策的调整等原因,这一比例还可能更小。
事物发展的成熟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由“量”的提高转入“质”的提升。有限的社会资源、投入产出比下挫决定了单纯“量”上的增加已不足以支撑一个企业更高层次的发展要求。规模效应从来都不是靠简单量的积累来完成的,品牌价值也从来都不是以量取胜的。企业发展之树要想常青,就需要源源不断的“光合作用”,而产品质量的提升、企业自身价值的提炼、品牌效应的积聚才是促成这一“光合作用”的终极源泉,只有这样,百年基业才能屹立不倒,看看哈雷、宝马、本田、雅马哈、铃木的发展史,我们也许就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0 顶一下 | 对2008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展望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