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摩业路线图:从制度设计到文化再造 (1)
2008年,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奥运攻势”似乎是对我们疲沓的神经一次又一次地“挑战”。
2008年,亦有众多的解读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主题绝不只有“奥运年”。对于中国,需要权衡和考量的远远多于这些。改革开放30周年,其间包含了太多太多无法估量的成分,对于中国国家命运的意义,怎么说似乎都不过分。与这场改革共同起步、共同分享、共同担当的中国企业,是否也在酝酿一场回望?——华丽转身,正当其时。
2007年,记者策划的市场调研行走于河南、山西、甘肃、陕西、四川诸省,以期对中国摩业的终端市场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这更让笔者深刻理解了那位“全球最佳选股者”彼得·林奇说过的一句话:投资和赌博没法彻底划清界线,投资完全不能被归类为一个十分纯粹的可以让我们感到安全可靠的活动类别中去。这是实话,没有哪一位经销商能够面对自己一成不变的营销模式而安心到高枕无忧,亦没有哪家摩企敢于断言自身网络拓展时的复制手段是永远有效的。如果说市场有法则可循的话,那就是不断求变。
2007年,泡沫、过剩、失控、失衡,这些词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几近爆棚。在转型并且处在快速增长时期的中国,出现这些现象实属再正常不过了。与中国改革共同分享成果和辛酸的中国企业(当然包括中国的摩企),对这30年“摸着石头过河”的种种有着比任何人都深刻的体会,正如笔者曾经采访过的一位兰州的经销商说的:“市场是越来越理性了。一方面,我们欣喜于这种规范的步伐;另一方面,我们却失落于市场在由浮躁走向理性时我们的利润越来越薄。” 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
在外行人眼中,“两个轮子的”(摩托车)和“四个轮子的”(汽车)相较而言,底气总是不足,似乎与生俱来就带有低眉顺眼的卑微。加之在国内众多城市风起云涌的“禁摩”大潮下“转战”农村市场的商业行为,就更加引发了人们对该行业在技术含金量上的质疑。这不能不说是对该行业大大的误读。
2007年,对中国摩企而言,可以说是调整和蓄势待发的一年。经历了“倒春寒”所带来的暂时的迷雾,并不能障蔽许多摩企老总们看到曙光的视线。在熟知行业现状的人眼中来看,行业日趋严峻和残酷的情势确是事实,可是抛却“黎明前的黑暗”这悲观的眼障,将中国目前所有行业统统拿来对比就会发现,又有几个行业不是这样呢?只是,摩托车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面对政策与制度的反应更为敏感罢了。
国家生产准入、3C强制认证、欧Ⅱ欧Ⅲ、“一车一证”、整车免检、出口退税的下调、拟征燃油税等等都可视为国家对摩托车企业从“救济”转向“断奶”、从表层管治走向结构优化与创新,希望和“药方”一同加诸这个既老又新的产业之中。规范、规范、规范,无不是希望中国的摩企结束“内耗”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逐渐良好的市场秩序,日趋规范的市场环境正在复苏、正在萌动。
形势不难总结。结合记者走访市场所收集的第一手资料来看,2007年中国摩托车从规模、消费形态到竞争格局,大体呈现以下的态势:
一是国内摩托车市场部分品牌的销量无可逆转地下滑,但是强势品牌仍然可以逆流而上来实现销量的增长。
这种市场洗牌,迫使企业想尽各种策略,要么吸引国外摩企的注资或联合技术开发、要么进行企业的联合与资源的整合、要么开拓汽车领域的市场,这些无疑会使各个品牌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加速“橄榄球型”的市场格局的形成。
二是现有摩托车用户成为各个品牌争夺的焦点,在这个激烈“拼抢”成熟客户群的过程中,“二次消费”的理想与愿望悄然出笼。
可以看到,合资品牌在此处的优势较国内品牌而言将更为明显,品牌形象真正成为影响购买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