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一线品牌最后的搏杀 (2)
品牌实力的较量
2008年所谓“四高一低”:原材料价格的提高、人工成本的提高、能源成本提高、汇率降幅提高及经营利润的降低使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要解决这些问题说到底就要考验企业真正的实力——资金怎样、管理如何、企业根基是否牢固、生产研发实力、市场抗风险的能力有多大;在应对产品涨价中,能不能够对终端市场迅速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对市场进行广宣、服务、促销的投入,帮商家化解因为涨价带来的影响,增强品牌竞争力。
在企业内部,企业要加强生产、配套、物流等环节上合理的调配,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达到消化成本,将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2007年,随着摩托车市场的复苏,很多企业都出现了市场缺货断货、生产厂家“供不应求”的现象。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除了企业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外,还在于配套体系滞后造成摩托车备件供应不及时,影响正常的生产。
一线品牌的博弈还应该表现在企业运行机制与人才管理上。目前,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品牌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企业接班人的平稳更替和强势品牌的整合(如合资品牌的整合、兵装企业的整合)。在企业人才及用工平台打造上,企业也不遗余力地加大力度,为品牌的竞争增加决胜砝码。
因此,这时的企业品牌实力不仅体现着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管理应对能力、对市场网络的有效控制能力,还包括企业员工、代理商、零售商的信心与忠诚度——因为只有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才能渡过难关,成为最后胜出者。
产品实力的较量
摩托车行业发展到今天,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车型同质化,你有的车型我也有;品质同质化,你装“××化油器、××轮胎”我也装;技术同质化,你的车“超级耐磨”我的车就可以“无油驾驶”。
产品品质是摩托车销售中的重要一环,虽然各生产厂家都知晓当前摩托车产业现状,但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才最棘手。
针对车型同质化、品质同质化,一些企业相继推出过代表自己制造水平的产品,如豪爵“钻豹”系列、嘉陵“独狼”、五羊本田的“佳御110”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力帆推出的LF110-11H“炫影”摩托,该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对弯梁车和踏板车进行的一次完美的诠释。2007年,“炫影”摩托以单品种车型国内销售5万台的业绩成为本土品牌进行新品提升成功的佼佼者。
走产品差异化道路,为商家消费者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摩托是解决摩企“低质、低价”产品现状的有效途径,也是为终端市场营造利润空间、为商家创造销售卖点的途径与法宝。
与2005年行业涨价有所不同的是:这次涨价,一线品牌经过近三年时间的磨砺,已完成了产品品质平台的打造。可以预测,这次涨价对一线品牌的影响微乎其微,他们甚至可以借此机会淘汰老车型,猛推新产品,以拉动利润空间,在增加产品卖点的同时也抵消了涨价对商家利润的影响。
伴随着行业涨价的还有即将出台的“国III”排放环保标准。那时不仅再次增加企业生产成本,还对企业技术提出更高要求。针对“国III”,我们也可以把看作是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同质化”改造的一次抉择。同时,也宣告中国摩托车行业一次重大变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噪声、低排放、低能耗的高性能、高技术含量的摩托车时代即将来临——谁拥有出色的产品、谁拥有先进技术、谁拥有良好的产品口碑谁就有说话的底气。
0 顶一下 | 对摩托车一线品牌最后的搏杀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