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轮摩托车行业现状初探及其建议 (4)
简介:
作为中国摩托车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三轮摩托车伴随着两轮摩托车发展的强劲东风借势发 ...
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发了近10个系列的发动机,除部分发动机供本企业外,其余产品在配套国内企业的同时,还走向了国际市场。特别可喜的是,在“三迪”发动机走出国门的同时,2007年,“三迪”牌三轮摩托车还出口美国市场,这是中国三轮摩托车第一次“叩开”了发达国家的大门。
2007年,河南偃师市紧紧抓住洛阳市委、市政府实施“三车及零配件”振兴工程这一机遇,积极申请为主要实施基地,努力使北易大阳、力帆大河、珠峰华鹰三家企业进入洛阳市50家重点扶持企业名录;积极规划论证一批如三轮摩托车后桥、仪表、油箱、减振、轮毂、发动机、轮胎等配件项目,争取有5—10个项目和5—10个产品进入洛阳市扶持范围。该市通过“积极推进产业群体准入,努力扩大三轮摩托车合法生产群体。同时,依托现有3家准入企业,进一步申请品牌,通过资产重组和委托加工方式,让一批企业实现生产合法化”、“ 依靠科技全面提升质量,通过加大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的倾斜,全面提升产业集群整体优势。同时以三轮摩托车或零部件等主导产品为纽带,联合同类企业,筹建三轮摩托车行业协会和研发中心,制定行业标准,积极构建品牌体系”、“ 延伸产业链条,培育配件‘小巨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加大投资,完善设施,进一步规划三轮摩托车配件工业园建设,为企业二、三期发展搭建平台、提供载体”等举措,进一步规划岳滩三轮摩托车配件工业园区的建设,形成产业集群,进一步做大、做强三轮摩托车产业。
2008年年初,又一个国内最大的三轮车生产基地之一的企业,在山东临沂市大阳工业园区落户,山东北易车业有限公司在此隆重举行了20万辆大阳三轮摩托车产业基地奠基典礼仪式,该项目作为临沂市2008年重点建设项目、鲁南经济带重点项目的“双重身份”,占地近19万平方米,工期10个月,一期工程参照国内外三轮车制造的先进生产、装备规划设计,设计规模为年产100-800CC的大阳三轮摩托车20万辆。
在三轮摩托车充分展示着发展前景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那些不谐的节拍,正是这些不和谐之音,制约着中国三轮摩托车产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在个别地方,成为人们对三轮摩托车“禁”、“限”的口实。
我们要说的“不和谐的节拍”主要表现在:
厂家众多,生产管理混乱,市场产品难免良莠不分——十多年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很多三轮摩托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蜂涌而起。时值今日,我国到底有多少经过国家正式认可的三轮摩托车生产企业,目前市场上的三轮摩托车品牌有多少,市场上到底有多少三轮摩托车在公路上驰骋……这些问题我想没有哪一个部门能说清楚。
对于三轮摩托车这样的产品,在三轮摩托车市场上十几年来一直处于低档次、低水平的状态。为啥笔者要这样说呢?因为一是生产秩序混乱;二是使用时,大部分用户不需要上牌。现在可以这样说,在我国,除了少数的几家有实力、在业界有影响的诸如隆鑫、嘉陵、宗申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型摩托车生产企业,能正二八经生产出知名度较高的三轮摩托车品牌在市场上销售外,其它好多三轮摩托车都是一些尚未入流的杂牌货。即使是套牌生产,也往往是盛名之下名不符实。有好多的三轮摩托车生产企业,实际上并没有通过国家生产准入。2007年国家公布的120多万辆三轮摩托车的年产量,只是通过正规途径上报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公布的,而实际在各地的三轮摩托车产销量,远远大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所公布的数字。
既然生产企业中有“假打”的企业在内,那么产品的非法拼装、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和产品质量水平较低的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由于三轮摩托车技术含量低、拼装起来十分容易、且投资较小、配件价格低廉、购买方便,再加上消费者在购买三轮摩托车时,一般不会象购买两轮摩托车那样横挑鼻子竖挑眼,很多认为“有搞头”的老板们便瞧准了这一点,租个简陋的厂房、购回点破旧的设备,雇几个根本不懂得组装技术的工人,事前也不用搞啥子“CCC”强制认证、生产准入,便办起了三轮摩托车生产企业,从而助长了小规模、小作坊式的拼装现象空前泛滥。特别是非法的家庭作坊式的拼装点更是多多,甚至在某些地区,非法拼装三轮摩托车已经发展成了一种行业。
在市场有利可图、有钱可赚的利益驱使下,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税赋的压力,为了迎合很多热衷发三轮摩托车“财”的老板们“盲目上项目,非法搞拼装”的需要心理,个别有合法生产资格的、或者有合法生产资格而一时又无法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合法企业,也就投其所好做起了买卖、出租“产品目录”的文章。虽然地方政府多次进行市场整顿,强令非法厂家不得生产、销售,很多业内媒体也连篇累牍发表文章,披露非法组装产品给消费者的生命财产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但是正如一位伟人所说的那样:“只要有钱可赚,就有人敢去冒险。”各地一些初具规模的小生产企业纷纷采取各种对策,借靠合法资质企业,搞起了“套牌”、“贴牌”生产。大家可以细想一下,在这样的心理和环境下生产出来的三轮摩托车,尽管被贴上了“某某品牌”、“某某企业”的标签,实际上由于多数三轮车企业生产规模较小,资金、技术、人才匮乏,创新意识淡薄,老板根本不需要也无能力在资金及技术研发上作较大的投入,大家就只能在产品上争相抄袭、模仿,从而导致了在我国三轮摩托车上的产品,在款式上基本都是大同小异,要说有区别最多也就是在材料上、在贴花上有点差异而以,产品的同质化怪圈根本不可能突围出来。可想而知,这些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真正能有多少是合格产品?只有“天”才晓得。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其中也有一部份企业在通过“贴牌”、“套牌”而取得了生产三轮摩托车资格后,也确实是在用心做产业,注重产品质量而生产出了令消费者喜爱的产品,但是这样的企业相对来说要少一些。
0 顶一下 | 对中国三轮摩托车行业现状初探及其建议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