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山区摩托车生存的曲与折
对于有着“八分山、一分田、一分水”的广东梅州来说,山区道路错综复杂且曲折坎坷。据了解,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交通工具中摩托车便在梅州市萌芽发展,至今仍然是“主力”。
住在梅城区的小罗刚大学毕业便在沿江东路附近找到一份工作,随后她便配了一部摩托车。每天她都会搭摩托车从江北穿过嘉应大桥,经过梅城区主干道之一——梅江大道到达目的地。小罗表示,每天出行都会与公交车、汽车、自行车还有三轮车挤在一起“共生”,时刻担心潜在的危险。
在梅州像小罗这样选乘摩托车出行的上班族还有很多,当记者问到为何不选公交车时,小罗却说:“从家出门要走一段路才会看到一个公交车站,下车后还要走一公里左右的路程才到达单位,现在公交车还很难在生活中取代摩托车。”
对此有市民呼吁:“希望开辟摩托车专用绿色通道保障大家的安全。” “开辟摩托车专用车道还不现实。”梅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法制宣传科刘锋尚科长说,梅州现有道路不宽,开辟后会增加交通堵塞。此外,市民法律意识淡薄,倘若开辟了专用摩托车通道,也不会认真遵守。“梅州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刘科长表示,有些山路还未开通公交线路,摩托车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
据梅州公安部门截止到今年十月的数据统计,梅州机动车量约六十多万辆,机动车驾驶人数为九十万人,城区便有近八万辆摩托车每天在道路上穿梭,摩托车的出行比例约占三分之二左右。
与此同时,梅州有六成的交通事故与市民驾驶摩托车有关,此外摩托车引发的犯罪也是影响梅州安全的一大隐患。“摩托车就像一把双刃剑,给市民出行带来便利也带来危险。现梅城区交警不足一百人,却要管理六十万辆机动车的数目,要保障道路安全畅通、以及人民群众的安全难度可想而知。”梅州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刘科长表示,更多时间应靠市民自觉遵守。
交警部门呼吁,若规范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有效管理,城市公交系统等基础建设应当不断完善,规范化、成熟化。
针对上述现象,梅州城乡规划局市政科副科长黄星辉则认为,梅州地处山区,确实道路规划建设不得不考虑地形等因素,山路、坡路很难避免。因而催生摩托车市场在梅州的蓬勃发展。但随着梅州城市化发展,机动车增长速度超过预测,更显得道路拥挤不堪。“现在梅城路网结构特征属‘同心环加放射’状,导致中心区交通过分集中,在上下班高峰时段重点路段容易出现私家车、公交车、摩托车交错在一起的拥堵现象。”
黄科长透露,城乡规划局准备对梅州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进行新的修编工作,对未来开发地区的道路,会适度提高道路等级和标准,调整道路断面安排,以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若像其他城市那样实施禁摩,市民肯定不答应。但是满足市民修建摩托车专用车道也不太现实,至少其他城市也没这样做过。梅州交通规划应当打造属于自己的‘梅州模式’”。
0 顶一下 | 对广东梅州山区摩托车生存的曲与折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