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用品时尚终回归社会主流 (1)
前言:是男人就有自由的梦想,体现自由的最好的方式莫过于速度,摩托车以最接近自然的速度给人带来了快感。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段清洁,一段驾驭摩托车追风的情结,我是如此,至今挥之不去。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女人,不过女人的梦想一般都会出现在摩托车的后座上。9月17日,第8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将在重庆开幕。全球摩帮云集重庆,而且带来了世界最顶尖的摩托车。洋气且血液沸腾的时刻,是否能唤醒我们心底里深藏的那点情结呢?
现实中,曾经作为出行交通工具,摩托车多年来都是城市生活一个重要符号。目前,在一些还没有禁限摩的城市街头还依稀保留以摩托车为交通工具阶段的繁荣。但是,在中国更多的城市,这样的景象仅仅停留在残存的记忆中。
有人说摩托车在城市的淡出原因在外部,因为城市禁摩政策和人们购买能力的提升让摩托车没有立足之地,有的人说原因在行业内部,是摩托车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和人们安全观念的缺乏让城市主动对摩托车亮起红灯。但无论如何,摩托车淡出城市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实。究竟,如何重新定位摩托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唤醒人们尘封的记忆,使其重新回归到社会主流?
摩托车专业的、大众的
目前中国摩托车的使用群体一般可以分为四种人:
1.作为代步工具的普通人和年轻白领;
2.其次就是纯粹的车迷,也包括那种纯玩的休闲一族;
3.再者就是以摩托车为生产工具,以载人、运货来盈利的城市低收入者,当然大多是违法营运的;
4.最后,也是广大农民的代步和生产工具。
而这些正是保证中国经济正常运转的主要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到如今休闲运动的兴起,人们对摩托车的认识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摩托车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正在向娱乐工具发展,并逐渐具备了一种社会交往的功能。比如前两类人目前迅速在扩大。
随着摩托车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在中国很多城市,一种社交圈子正在悄悄形成。在购买同一品牌摩托车的车友之间,往往有相似的职业背景、经济状况、业余爱好,或许还存在着一种类似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观。在中国,这种以摩托车而引发的车友社交圈,其纽带作用正越来越明显,已经表现出了摩托车社会性的特征。
斯瓦辛格(狂热的哈雷摩托车迷)说过:“在等红绿灯时,并排停驶的两位骑宝马摩托车骑士一定会笑着给对方打一个招呼,而两个开宝马车的人在同样情形下则一定很漠然”事实也是这样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许多有车族,以摩托车的不同品牌和使用目的而自动类聚,组成一个以摩托车为文化符号的城市生活社交圈——“俱乐部”。每个俱乐部都设有网站,会员除了在网上结识之外,还经常组织一些长途“自驾游”活动。 而在出游的过程中,摩托车更具有很多汽车无法比拟的优势,驾驶摩托车出游,可以到达很多汽车不能到达的地方,欣赏到很多汽车族欣赏不到的风景。从经济性考虑,耗油少自然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很多公路对摩托车是不收费的,帮助车迷节约了不少的银子,还有就是摩托体积小,即使没有停车场也可以安全的停车,又节约了停车费!
0 顶一下 | 对摩托车用品时尚终回归社会主流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