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都"故事---"蚂蚁胜大象"的传奇 (2)
面对国际纠纷,企业要有应诉和维权的意识和勇气
尽管重庆企业的摩托车产量占全国的1/3、出口量占1/2以上,但相比本田等日本企业而言还是实力悬殊的“蚂蚁”。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较早的日本企业频频在知识产权上刁难重庆摩托车企业,而且已经从单纯的商标诉讼过渡到涉及核心技术的专利诉讼。值得重视的是,日本摩托车企业在中国的专利注册数量非常惊人,仅以本田公司申请的摩托车生产专利为例,数量就在1800件左右,几乎涵盖了摩托车生产的各个环节和领域,而且申请的时间大都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专家指出,日本摩托车企业大量注册专利情况下,重庆以及国内摩托车企业就处于劣势,稍不留心就会陷入专利“陷阱”,而日企就会利用专利诉讼来打压中国企业。
事实上,近年来日本企业与重庆企业在摩托车行业的专利侵权纠纷不断。2004年,本田株式会社以侵犯外观设计专利为由向中国嘉陵集团提出诉讼,认为嘉陵集团生产的279摩托车侵犯了本田公司的外观设计专利。200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经过调查作出无效决定,维持嘉陵集团279摩托车的外观设计专利有效。本田株式会社不服决定,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法院裁定维持专利复审委员会决定的情况下又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最终法院仍维持了原判。
这是重庆嘉陵集团生产的一款摩托车。据重庆海关统计,一季度重庆市摩托车出口量达到51万辆,出口额达1.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71.7%、72.7%,出口量值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积极应对涉外诉讼的同时,重庆摩托车企业还主动维权,敢于向国际大企业要求自己的合法权益。2005年,重庆力帆集团和宗申集团诉讼本田摩托车3项专利无效案获胜,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相关事实裁定本田的摩托车专利、车把手专利和小型车辆座下方收纳盒的支撑结构专利无效,依据均为没有新颖性。经过两年半的努力,重庆摩托车企业及行业协会联合重庆市知识产权局通过积极研究、调查取证和有力抗辩又一次制止了本田公司的专利“进攻”。
据了解,在这些长达数年的诉讼案中,重庆摩托车企业一直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法院的调查取证,正面应对本田的强硬诉讼,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