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摩托运动
8月26日,上海天马山赛车场,太阳的炙烤下赛道温度达到了50度,参加中国超级摩托车锦标赛的所有人挥汗如雨。庄声栋(JOHN SANDERS),60岁"高龄",1米87的身高, 250斤的体重,抓起"大炮筒"NIKON D2XS一次又一次冲进骄阳下的车场,尽管他的脸上、身上已经汗流如注。
庄声栋是一位英国记者,供职于www.asianmoto.com网站。
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庄声栋就爱上了摩托车。他喜欢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还有令人血脉贲张的引擎轰鸣声。17岁时骑着一辆向朋友借的摩托车,庄声栋第一次走上越野赛道,但是两名车手一左一右从他身边呼啸而过,掀起的风声和气势让庄声栋胆战心惊,那一刻他意识到,自己这辈子恐怕不具备做一名职业车手的素质,但这并不妨碍他从事与摩托运动相关的工作。从17岁开始,庄声栋提笔写有关摩托车运动的文章,在英国媒体上发表,那一年是1964年。以后数年,庄声栋作为自由撰稿人给数家英国媒体供稿,包括英国的MOTORCYCLE, MOTOR CYCLING, MOTORCYCLE SPORT杂志,并为报纸EAST KENT TIMES撰写专栏10年之久。摩托运动成了他事业的一部分。
1989年,庄声栋到香港居住,开办了自己的电脑公司,他的妻子是香港人。两人在广东东湖附近的一个小村子买下了一座小房子,一年里有一段时间他住在那里。看到中国有不少人都骑,庄声栋萌发了要记录下中国的摩托运动的想法。庄声栋知道,绝大多数中国人只把摩托车当作一种交通工具,而且在有些人心目中,摩托车是买不起汽车的穷人的交通工具,人们喜欢把摩托车与"危险"、"事故"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国政府在很多地方"限摩",摩托运动也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庄声栋看来,很多的发生并不是因为摩托车的存在,而是因为汽车司机的错误。如果严格摩托驾照的审批发放、加强对司机的教育管理,很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危险"并不是摩托车的代名词,而摩托运动也拥有着精彩、刺激、时尚和职业化的特质。
从2004年开始,庄声栋创立了www.asianmoto.com网站,专注于报道亚洲地区的摩托车运动。经过3年多的努力,每天的点击率已经达到10万,大多数点击来自亚洲地区的摩托运动爱好者。在www.asianmoto.com上,可以找到中国超级摩托车锦标赛的专栏,珠海的第一站和上海的第三站比赛,庄声栋都到现场报道,拍摄了几百张照片。尽管他说不了几句中文,夹在众多操着普通话、粤语和上海话的众多黄皮肤、黑眼睛的车手和记者中间显得有些另类。影像记录历史,庄声栋希望以一个西方人的眼睛观察和记录中国的摩托运动。若干年后,这将是极为有价值的影像资料。更重要的,他希望能够改变中国人心目中摩托车的形象,认识到摩托运动的价值。
2007年,庄声栋还曾采访了上海的MOTO GP大奖赛,并到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去报道摩托比赛。在马来西亚,他感受到了人们对于摩托运动的狂热。一些参手来自新加坡、泰国等周边国家,他们带动了不少车迷涌到马来西亚去看比赛。对于中国超级摩托车锦标赛,庄声栋很希望也能允许一些外国车手参赛,因为本土车手能否击败外国车手的悬念将会令比赛的吸引度和精彩度大增。当然,组织方可以在参赛资格上作严格规定,比如拥有中国大陆或者香港的永久居留证、或者在中国居住满若干年之类。
3年多的努力已经让庄声栋的网站知名度大大提高,但他还要靠自己的电脑公司来投入运行网站。他知道,必须一步一步慢慢来。就像中国的摩托运动,从改变人们的意识、培养群众基础和后备人才,到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合作、诞生中国自己的超级明星,一切还要循序渐进、目光长远.
0 顶一下 | 对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摩托运动发表评论 |
责任编辑:admin
两款豪爵车入选中国摩托十大畅销车型 |